中國帶動亞洲製造業回彈 南韓 台灣製造業均返回成長
亞洲製造業11月動力增加,係因中國製造業加速成長的帶動,在全球經濟因歐債危機與美國成長疲弱之際,亞洲傳出振奮人心的跡象。
但周三的數據也突顯出中國通膨壓力逐漸上升,經濟學家認為這可能促使北京當局進一步升息,以抑制政治層面敏感的物價上升,而不使這個全球成長的引擎熄火。
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 (PMI) 快速上升,主要為產量和出口訂單所推動,顯示中國海內外力道均強勁。其他地區PMI顯示,隨著亞洲加速走出全球衰退趨勢,亞洲國家製造業也脫離遲滯。
綜合而言,數據對亞洲經濟而言是個好消息,是全球不穩定的復甦力道一大支撐。
法國農業信貸集團(Credit Agricole SA)的投資部門—東方匯理銀行(Credit Agricole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)經濟學家Dariusz Kowalczyk 表示:「中國正享受著強勁的動力,這對第4季成長和亞洲市場的信心而言是個好兆頭。倘若中國成長加速,那便意味著市場對於全球經濟趨緩的憂慮可能過度誇大了。」
中國11月官方PMI自前月的 54.7 上升至 55.2。匯豐中國製造業11月PMI則自10月份的 54.8 上升至55.3,為3月以來最高水準。該指數超過50意味製造活動擴張。
南韓方面,HSBC PMI 11月份自前月觸及的20個月低點 46.75上升至 50.23,結束6個月以來的衰退。台灣製造業也出現4個月來首次擴張,HSBC PMI自前月的 48.6上升至 51.7。
周三的數據強調亞洲通膨的問題,經濟學家提出通膨預警,且表示倘若決策者不妥善處理此危機,恐挫傷經濟。
中國官方PMI中的投入物價分類指數自 69.9 上升至 73.5,顯示物價壓力依舊強勁。中國消費者物價通膨10月份升至 4.4%,達 2 年高點。
CFLP 分析師Zhang Liqun針對PMI數據表示:「目前經濟情形相較複雜,且未來趨勢存有相較高的不確定性。」
東南亞最大經濟體─印尼,其11月份通膨自前月的 5.67%上升至 6.33%,遠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5.95%。泰國11月通膨穩定,維持在 2.8%。
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11月份較去年同期上升 3.3%,但較前月4.1%的年升幅縮小,但南韓HSBC PMI指數中的生產物價卻為 4 個月來最快成長,匯豐經濟學家 Kim Song Yi認為此現象可能引起南韓央行的關注,他預期央行接下來仍準備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。
中國央行的舉動對亞洲和其他各地的影響最深遠,因為中國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,中國經濟在全球生產網路上的地位舉足輕重,且中國需求的波動對全球商品市場均有影響。
中國人行10月份調升利率,為3年來首次,且採取策略吸收銀行系統內的流通資金,近幾日,北京當局已經對投機行為發出警告,以利削減糧食和商品價格上升幅度。
然而,亞太數據並非全面樂觀。
澳洲工業集團普華永道製造業表現指數 11月份較前月下滑 1.8 點至 47.6,係因美元上漲至高點、貸款成本上升且技術短缺而對製造業造成衝擊。生廠商令人擔憂,因此新訂單仍屬溫和,意味著目前無法立即讓人放鬆。
此下滑突顯出澳洲經濟裡一個明顯的對比,百年難得一見的礦業榮景雖然相當耀眼,但礦業以外的製造業和出口業的壓力卻未見舒緩。
※引用鉅亨網新聞:中國帶動亞洲製造業回彈 南韓 台灣製造業均返回成長